數據泄露,不只關乎互聯網企業和個人隱私,隨著“互聯網+”在政務信息系統的持續融合發展,越來越多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數據安全面臨著內憂外患,政府機構數據庫也成為了黑客的重要目標,保障政務數據安全不容有失!
隨著全球能源行業數字化進程的高速發展,能源數據安全問題也逐漸引起了人們關注。能源行業作為涉及民生的重要行業,正在持續加強數據安全建設。但是由于其網絡復雜、業務特殊、系統繁多的特性,數據安全問題成為困擾能源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緊張的高考終于結束,經歷了十二年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也即將開啟人生新的旅途。在輕松愉悅的同時,也希望各位考生和家長勿信還沒填志愿就被錄取此類相關信息。
當前,非法“統方”作為醫藥回扣黑鏈的重要一環,受到國家、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數據庫因存儲著大量的用藥和醫療設備采購信息,歷來是進行非法“統方”的主要途徑和目標。近年來,諸如醫藥代表與醫院信息部門人員勾結、非法“統方”的案件頻發,如何防范由此產生的數據安全風險,已成為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
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醫院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信息系統成為醫療行業運營核心技術支撐,醫院信息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風險。近日,Verizon發布《2019數據泄露調查報告》也顯示醫療行業數據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近日,國家標準新聞發布會在市場監管總局馬甸辦公區新聞發布廳召開,正式發布《信息安全技術網絡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將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標志著“等保2.0”時代正式到來。也標志著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步入新時代。
當我們在談論數據安全問題時,只是停留在數據安全的1.0時代,更關注于數據平臺的安全,即DBMS層面的安全,而忽視了數據在不同場景不同環境下的安全。數據平臺安全不代表數據安全,在數據環境下,誰對數據持有保護責任?數據在哪?誰在應用?流動中的數據如何保護?這些環節中,數據均處于安全狀態才是真正的數據安全!
?隨著醫療數字化的不斷發展,醫療數據的采集、加工和應用已經越來越普遍,醫療數據的價值也得到了極大的發掘與顯現,這在促進醫療進步的同時,也促進了醫療數據黑產的不斷發展,醫療數據泄露時有發生,進而帶來患者隱私的泄露。
關于數字道德,Gartner給出定義范圍,數字道德的范圍很廣,它包括安全,網絡犯罪,隱私,社會互動,治理和自由意志,以及社會和整個經濟。
如今,APP應用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出行、工作、閱讀……,似乎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透過APP應用都可以有求必應,APP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通過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等現象,導致App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形勢極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