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是無視法律、不擇手段的“趨利主義者”,為了“收益最大化”,他們自然也會精心挑選“獵物”。而數據庫作為裝滿大量高價值數據的“倉庫”,怎么可能會被黑客放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黑客是怎么對數據庫發動的勒索攻擊,并由安華金和攻防實驗室為您揭秘:
7月23日,IBM Security公布了年度數據泄露成本報告。該報告分析了16個地區和17個行業的507個組織提交的數據泄露成本,考量了包括法律、監管和技術活動、品牌損失、客戶和員工生產力損失等數百個成本因素。結果顯示,數據泄露的成本在過去5年中上升了12%,現在的平均成本已高達392萬美元。
錯誤配置的數據庫暴露公司收集和持有的大量個人信息的事件近年來變得非常普遍。就在最近幾個月,面向公眾的數據庫暴露了大量Instagram知名人士賬號的聯系信息、康復病人的醫療記錄、AMC Networks高級服務的訂戶等等。在其中一個例子中竟然還發現了包含美國8000多萬家庭敏感信息的數據庫。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很難確定是否有人惡意訪問了這些信息...
最近,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ICO)的信息專員伊麗莎白·德納姆“表示自己忙翻了”,因為ICO在7月9日和10日接連開出兩張巨額罰單,累計罰金超3.5億美金!處罰對象分別是國際航空集團旗下英國航空公司以及國際知名連鎖酒店萬豪國際集團。
關于組織面臨的威脅,Verizon數據泄露調查報告(DBIR)提供了重要的觀點。本次DBIR基于41686起安全事件和2013起數據泄露的真實數據,數據由全球86個國家的公共實體或私有實體的共計73個數據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