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數據庫的縱深安全防護體系中,存儲層加密作為數據庫“底線防守”的最有效手段,從存儲層對敏感數據進行有效加密保護。這樣,從根本上解決了諸如數據文件竊取、高權限特權用戶直接登錄數據庫主機批量檢索篡改數據等安全問題。
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中,針對數據分發場景,一般建議采用數據水印技術來保證分發的數據的安全,在敦促數據接收單位更好的對接收數據進行安華防護責任的同時,一旦發生數據泄露事件可對泄露數據進行溯源,查清泄露主體,為追責定責起到有力的依據。
通常BI軟件分析使用的數據,在獲取方式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BI軟件直接連接生產數據;一種是將生產數據傳輸到BI軟件建立的數據存儲平臺。無論是哪種獲取方式都會使BI軟件的管理和使用人員能夠直接接觸到企業的敏感數據資產,這就給數據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風險。
近日安華金和數據庫攻防實驗室,又發現了一個DB2數據庫漏洞。DB2數據庫存在執行任意代碼漏洞,由不正確的邊界檢查,db2pdcfg容易受到基于堆棧的緩沖區溢出的影響,允許攻擊者執行任意代碼。
在數據安全治理的過程中,不但要預防外部攻擊造成的敏感信息泄露,同時也要關注內部環境中的數據使用安全,尤其是數據在運維過程中的安全。
在系統開發測試過程中,由于要高度模擬生產環境,因此很多情況下,需要使用生產環境中的生產數據進行系統開發測試。而生產數據一旦流轉到開發測試環境,其數據的安全性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由此,需要通過脫敏技術確保數據中的敏感信息被漂白,但又不影響開發測試人員對于數據的使用。
數據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發揮其價值,保證數據使用中的安全是數據安全治理的關鍵步驟,因此保證數據使用安全的控制技術也是數據安全治理的核心技術,其主要包括...
數據安全,始于數據資產梳理。數據資產梳理是數據庫安全治理的基礎,通過對數據資產的梳理,可以確定敏感性數據在系統內部的分布、確定敏感數據是如何被訪問的、確定當前的賬號和授權的狀況。
數據安全治理的技術支撐框架主要包括數據 資產梳理技術,數據使用安全控制技術,數據安全審計與稽核技術3大部分。
企業數字化轉型意味著,企業需要引入開發新技術、新流程、新產品以及全新的由數據驅動的工作和決策方式,這不啻于一場顛覆和變革,在這一過程中只有牢牢保障數據安全這一企業發展命脈,轉型之路才有據可依。